2024年额敏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来源:额敏县政府办 日期:2024-03-07 18:03 浏览次数: 【字体: 【打印本文】

一、2023年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团结带领全县各族干部群众攻坚克难、砥砺奋进,各项事业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迈出了加快建设“美好家园、幸福额敏”的坚实步伐。全县集体获得国家级荣誉8项、自治区级荣誉28项;个人获得国家级荣誉6项、自治区级荣誉19项,获得荣誉总数遥遥领先全地区其他县(市)。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6.2亿元,同比增长7.1%;固定资产投资26.51亿元,同比增长1.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74亿元,同比增长60.57%;规上工业增加值2.69亿元,同比增长3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24亿元,同比增长14.9%;招商引资到位资金69.21亿元,同比增长89.56%;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2632元、23554元,分别同比增长5%、9%。

(一)坚持夯实基础、稳产保供,现代农牧业成突出。坚决扛稳保障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深入实施新一轮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全年完成粮食农作物播种面积151万亩(其中小麦29.78万亩,玉米121.23万亩),同比上年度增产1亿斤以上,粮食总产量124万吨,粮食面积、产量、单产常年稳居全地区前列,贡献率达到历史新高农业种植结构不断优化,农业生产综合效益不断提高农业绿色发展举措入选全国47个典型案例荣获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百强县认定自治区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发展的底色更亮,成色更足。畜牧业振兴行动加快推进531现代畜牧产业体系加快构建,取得“2023年全国兽用抗菌药减量化行动效果突出县”称号,全县牲畜最高饲养量达到142.01万头(只),存栏牲畜71.62万头(只),出栏牲畜70.39万头(只),家禽饲养量131万羽;肉类产量2.54万吨,奶类产量1.55万吨,禽蛋产量2000,肉蛋奶总产量分别增长11.4%9.2%17%,规模化养殖比重达到60%。

(二)坚持量质齐升、增势蓄能,工业经济更具支撑。全县2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2.4亿元,增长39.72%,实现进出口贸易总额2821万元重点企业服务保障持续加强,及时为企业纾困解难,全力支持企业发展壮大,帮助新天骏面粉等11家企业解决融资1.84亿元,落实减税降费5246万元。企业培育盘活力度持续加大,中粮额敏糖业实施“零土地”技术改造,2家“僵尸企业”实现盘活投产,源升建设、宏云科技、丝路源元3家企业完成升规入统,华龙电力、铺路石混凝土2家企业完成“小升规”申报,隆惠源、新宏基、泰和富华3家企业被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产业发展平台持续夯实,投入3.6亿元的综合物流园、园中园加快建设,新建标准厂房4.2万平方米,园中园、孵化园作为招商引资和企业发展的两大平台承载能力和集聚效应进一步提升,目前已入驻企业16家。

(三)坚持扬长避短、重点突破现代服务蓬勃发展。聚焦“旅游兴县”战略,实施文旅惠民工程,不断提升景区品质,旅游经济进入繁荣发展新阶段。野果林景区被评为国家4A景区,也迷里滑雪场荣获自治区4S级滑雪场称号,额敏记忆馆成功评选为自治区特色博物馆各具特色的文旅节庆活动精彩纷呈,成功承办“2023年中国(塔城)第二届自驾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暨援疆共建文旅产业合作发展对话活动”新华网、央广网等官媒竞相报道“乐享假日·恋在东街”“庆丰收·促和美”“同唱一首歌·共祝祖国好”“畅游山川额敏·激情冰雪之旅”等活动盛会。各类独创的文旅景点相继亮相,“东街”“榆柳巷”南街”“甘泉里“水墨青湾”花毯小镇”“也迷里展馆记忆“天文科普馆”一批特色街区文旅精品文化展馆构建的旅游发展新格局初步显现,“景点旅游”到“全域旅游”的局面基本形成。各行融合旅游新业态合拍共鸣新增旅游民宿6家、三星级农家乐2家,乡村旅游消费潜力加速释放全年接待45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7.9亿元同比增长341.18%、218.97%。推出“五一钜惠·百万补贴”“情浓端午·家装爱购·惠享额敏”“金秋钜惠·游购额敏”专题促活动,发放财政补贴近300万元,撬动汽车、房产、家具家电等销售超1亿元。

(四)坚持多维发力、美美与共,乡村振兴更具活力。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常态化推进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2023年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23370元、增速11.5%,监测对象人均纯收入22250元、增速12%。不断加大乡村振兴衔接资金投入力度,投入资金1.35亿元,实施项目52个,建设四好“农村路”27.87公里,实现乡村硬化路通畅率和通车率均达100%。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扎实开展,持续用好“周督月评季考”机制,巩固自治区级农村厕所革命示范县创建成果,新建、整改卫生厕1784座,完成玛热勒苏镇直属五村粪污一体化示范村建设。因地制宜发展乡村特色产业,目前全县40%的乡村都有自己的小特产业,“米面草果籽、牛羊禽蛋奶”十大特色产业体系脉络更加清晰。以家庭“小美”助力乡村“大美”,庭院经济释放新活力,2.52万亩“院景”变“钱景”,1269户农牧民实现增收2000元以上。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打造乡村“文化大院”30户,新增“最美家庭”100户、“美丽人家”1085户,加尔布拉克农场酒花村成功创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五)坚持强化保护、突出治理,生态底色更加亮丽。多渠道投入资金用于生态环境建设,中央、自治区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和信访案件整改扎实推进,河长、林长制有效落实,蓝天、碧水、净土的良好环境在治理保护中持续巩固优化。全县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占比提升到99.7%,PM2.5年均浓度稳定控制在35微克/立方米以下。水资源管理力度全面加大,3545眼机电井全部安装“井电双控”计量设施,地下水下降得到有效遏制。城乡饮用水水质、灌区水质、额敏河断面水质等稳定达标,水环境质量标准达Ⅲ类及以上。全县人民心心念念的额敏河生态治理工程高质量完成,野生天鹅连续4年在额敏河畔栖息越冬,数量首次突破百只,榆柳情深访邻暖”已成为冬季旅游名片,是生态改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最好见证。库鲁斯台草原综合治理稳步推进。

(六)坚持守好初心、以人为本,民生福祉更有保障坚持人民至上,深入实施“十项民生实事”,着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牵肠挂肚的问题,切实把主题教育成效落实到人民福祉上,民生领域累计投入资金24.56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4%以上创业就业增收促进工程有条不紊社会就业稳步扩大。霍吉尔特素心·山谷里10个就业创业孵化(示范)基地挂牌成立,累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3949人次、培训就业率达90%以上,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城镇新增就业和自主创业指标均居全地区前列教育质量提升工程深耕细作素质教育有效提高。加大教育资金投入力度,坚持扩容与提质同步推进,全县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在全地区小学质量监测我县综合排名第一14所学校被评为自治区级德育、体育、科技、民族团结等特色示范校。健康额敏建设工程均衡普惠医疗服务持续提升,县人民医院顺利通过“二甲”复审,并与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等医疗机构达成长期技术合作共识,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被评定为自治区级“中国出生缺陷干预救助基金会产前筛查”免费试点机构,智优贝托育机构获得塔城地区首个示范性托育机构称号,5所乡镇卫生院、22所村队卫生室基层医疗机构建设完成,医疗服务水平持续提高,各族群众就医需求进一步满足。殡葬服务提升工程圆满完成社会事业全面增强。改造升级完成第二殡仪馆及配套附属设施,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社会保险参保率100%,城乡居民医疗保障参保率97.03%,发放各类困难群众救助补助、医疗救助资金3962.93万元,惠及27312人(次)。新型城镇化品质提升工程全面完成生活品质持续提高。以城市更新行动为抓手,大力实施美化、亮化、绿化硬化行动,完成25公里巷道提升改造3.3公里东城区道路5个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成区绿化面积新增19万平方米,绿化率达44%滨河公园提升工程完美收官,山川额敏更加靓丽宜居。完成2.2公里滨河公园整体改造提升东延1.7公里的生态治理天鹅湖音乐喷泉广场成为额敏新地标,祖国74周年华诞献礼。物业规范提升工程有序推动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党建引领物业治理深入推进,3个物业示范小区作用持续显现,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持续优化。城乡通达工程如期贯通城乡流通更加顺畅群众期盼多年的雁归路、外环路建成通车,道路交通网络全面疏通,连点成线、闭线成环、循环增效农村路网布局持续优化群众出行更加便捷

(七)坚持改进作风、积极作为,依法履职效能进一步提升。加强与人大、政协常态化沟通联络,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办结率和满意率分别为100%、95%。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行政执法监督、审计监督更加有力有效。深化“放管服”改革,积极优化营商环境,完善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全面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县长热线、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督办力度不断加大,全年办理各类诉求1万余件(次)。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移风易俗持续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水平稳步提高,成功创建自治区文明城市。扎实推进政府系统廉政建设,坚持政府带头过“紧日子”,节约型机关建设持续深化,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决策程序,以实际行动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二、2024年工作任务

初步确定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57亿元,同比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41亿元,同比增长54.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95亿元,同比增长1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9亿元,同比增长3.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5亿元,同比增长13.4%;进出口贸易总额1亿元,同比增长254.5%;招商引资到位资金73.6亿元,同比增长13.2%;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生产总值增速。

(一)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强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人力投入、物力配置、财力保障,抓住产业振兴重点,守住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底线,实施好乡村建设行动,建设美丽乡村。

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大力建设农业大数据应用平台,发展智慧农业,推动水资源管理精细化、科学化、智能化,以信息化引领驱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努力实现地表水高效利用、地下水严格管控、生态水有效保障。有效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断增强产品竞争力、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做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年内完成粮食播种面积在148.5万亩以上、产量稳定在120万吨以上,完成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面积10万亩以上,实施好10万亩玉米产能提升项目。壮大农产品精深加工,延伸农产品产业链,加快推动“米面草果籽、牛羊禽蛋奶”十大特色产业集群化发展。着力打造“链主”龙头企业带动农业产业发展,新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规范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5家、新认定示范家庭农场3家。加快产加销一体化项目建设,释放产业经济发展新活力,织牢织密农产品收购、外销“两张网”,新增1个新“三品一标”特色品牌。深入落实畜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力争年内完成最高饲养量牛20万头、羊140万只、禽135万羽。

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不断优化完善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落细落实脱贫人口各项帮扶措施,进一步强化脱贫人口就业兜底帮扶,扎实推动脱贫劳动力稳岗就业促增收。积极探索多元发展结构,全力推行“种植、养殖、林果、加工、休闲旅游”等发展新模式,坚持“产业引领、因地制宜、小特牵引、利益联接”原则,实现1500庭院经济户均增收2000元以上。加快推进“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工作,积极申报加尔布拉克农场酒花村、郊区乡九家户村等村队创建自治区乡村振兴重点示范村。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年提升行动,持续深化村庄清洁行动,扎实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新建卫生厕所302座,整改问题厕所535座加强生活污水治理,力争生活垃圾有效治理率达到95%新改建农村公路16.4公里,不断提高乡村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人居环境舒适度。持续深化乡村治理,全面强化新时代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和法治教育,持续推进移风易俗,发挥村规民约作用,持续开展家庭美丽庭院评选创建活动,多措并举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振兴,努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二)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推动实体经济快速发展

坚持以工业强基增效和转型升级为目标,围绕农牧业资源优势,加快推进产业链建设全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不断提高实体经济发展水平。

强化企业服务指导。用好用足国家支持民营经济25条举措和自治区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若干政策措施,全力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加强分类指导帮扶,分类分级建立梯次培育“小升规”企业库,实行“服务+培育+入库”一体化推进机制,做到成熟一个升规一个,重点抓好铺路石商混、海投创成能源、华龙电力等优质企业升规入统帮扶指导工作,力争年内新增规模以上企业2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家。下好、下透减税降费“及时雨”,打好财政、税收、金融等政策工具协同联动的“组合拳”,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力争年内新增市场主体2500家,让更多企业和企业家扎根额敏、奉献额敏。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大力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自治区级“专精特新”企业、“绿色工厂”等有竞争实力、发展潜力的优势企业队伍,不断壮大企业整体实力。

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统筹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积极推动数字化政府改革,持续推进政务服务改革,持续深化国有农牧场改革,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扎实做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后半篇文章”。严格落实党和国家机构改革要求,积极稳妥推进党政机构改革,调整完善乡镇管理体制。

提升营商环境水平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大数据中心实体化运行,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实现“一网通办”“全程网办”“一件事一次办”。加强“互联网+监管”“双随机、一公开”。探索实行“只要企业定了干、一切手续我来办(除环保、安全)”的承诺,持续执行好“塔礼包”政策,强化涉企政策精准推送和落地兑现,加大对拖欠中小企业账款的整治力度,助力各类市场主体健康发展

全力推进招商引资。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优势资源转化最重要的实现路径,落实落细支持企业政策措施,健全完善招商引资考核奖惩办法,出台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创新招商引资策略、方法、路径,继续发挥招商大使、驻点机构和以商招商等平台作用,重点围绕商贸、小特产业、新能源、新业态等开展招商。同时,依托物流园、园中园,深入实施产业链招商,不断强化招商项目落地,力争招商引资区外到位资金56亿元以上。

(三)持续加大文旅产业融合,推动现代服务业繁荣发展

文化旅游是扩大内需的重要支撑,有一业兴、百业旺的带动效应。牢牢把握扩大内需战略基点,深入实施服务业提升计划,加快形成市场需要、产业需要、群众需要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新体系。

唱响全域旅游品牌。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深化“文旅+”“冰雪+”多元融合,促进田园风光、民俗风情、文化历史、冰雪旅游和“夜间经济”“地摊经济”等多元化消费模式融合,逐步打造休闲观光和文化康养为一体的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提升游客在“吃、住、行、游、购、娱”中获得更多满足。做好“四季宜游”“昼夜畅游”大文章,逐步形成“旺季很旺、淡季不淡、越来越旺”的新格局。进一步完善提升“榆柳巷”“浪漫湿地”“甘泉里”“飘香园”等一批A级旅游景点和旅游集散中心服务保障能力,加大山川额敏旅游品牌形象宣传营销体系建设,不断提升额敏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唱响“山川额敏·越来越好”旅游品牌。力争全年创建1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2个自治区3A级景区,接待游客473万人次同比增长10%,旅游收入28.4亿元,同比增长10%

持续释放消费潜力。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用好国家、自治区、地区促进消费各项政策措施,增强消费信心、创新消费场景,优化消费环境。坚持提升传统消费和培育新型消费并重,积极打造区域消费中心城市。重点依托乡村文化旅游精品路线和城乡商贸物流平台建设,加快完善城乡消费网络,优化改善县域消费环境。突出抓好旅游消费、住房消费、汽车消费、新型消费、绿色家电消费和城乡消费,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以东街自治区夜间经济示范街区为样板,壮大夜间经济等新业态,让额敏更具“烟火气”。加大政企联合促消费力度,继续办好电商节、年货节等促消费活动,带动消费潜力进一步释放。加快发展电子商务、金融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大力发展养老托育、体育健康、文化娱乐、住宿餐饮等生活性服务业,推动服务业补短板上水平。深化质量标准和信用体系建设,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让群众消费更安全、更放心、更满意。

(四)发挥有效投资关键作用,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

树牢“项目为王”的理念,全面加快项目建设速度、全要素保障项目建设、全方位优化项目服务,以项目落地实际成效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千方百计扩大有效投资。加强项目谋划储备。紧盯中央、自治区政策投向,围绕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债券、社会投资、招商引资谋划储备一批大项目,重点做好住建、交通、水利、能源、农业、民生等重点领域项目前期工作。强化重点企业开复工建设。坚持未开工项目抓前期、已开工项目抓进度,分行业分领域建设一批重大项目,力争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1亿元以上。加快推进额敏抽水蓄能电站项目、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等前期工作,积极谋划布局氢能产业园有关工作,力争尽快实现实质性开工建设。加强项目要素保障。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服务跟着项目走,大力破解关键要素制约,做好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让项目推进再提速。

力提升新型城镇化建设质量。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实施供热供水等地下管网和市政道路的改造提升,进一步完善提升园林绿化的基础设施。常态化开展城市体检和更新行动实施好3个老旧小区改造,提升改造背街小巷9公里,新建城市道路3.65公里,新增改造路灯788续建生态停车场面积7万平方米、新增停车868个续建城南、城北2个垃圾转运站、50处垃圾转运点。持续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常态化开展市容环境整治专项行动,努力使县城颜值更靓丽,群众生活更舒心更安心、更放心。依托大数据管理平台,推进建设智慧城市,助力城市治理效能不断提升。

扎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努力建设绿色美丽额敏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推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积极建设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山川额敏。

深入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持续深入落实《额敏县草原禁牧和草畜平衡管理办法》,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草原生态资源。加快库鲁斯台草原生态修复,因地制宜推进退耕还林、退耕还草、退耕还湿,人工种草1.517万亩、围栏封育36.65万亩退化林修复1800亩

持续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做好节水、蓄水、调水、增水文章,深入推行《额敏县地下水超计划累进加价实施方案》《额敏县农业灌溉用水价格调整方案》“十三条”地下水超采整治硬措施,确保年内地下水用水总量控制在4.2483亿立方米以内扎实做好土壤污染源头管控和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各项工作,保持土壤环境质量稳定。强化涉煤涉气企业、建筑施工扬尘、高排放机动车、餐饮油烟等污染源综合治理,确保空气质量持续向好。加大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力度,确保按时销号、改出实效。

扎实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严禁”项目进额敏,全面落实能耗双控约束目标,加大新能源开发力度,加快推进风光水、氢能等能源建设,推动降碳、减污、扩绿协同增效。围绕“一心一廊两带三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加大国土绿化行动力度。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开展“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餐饮浪费”行动,让绿色低碳成为全社会时尚新风。

(六)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持续增进各族群众福祉

为民造福是我们干好工作的最大底气。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持续稳定扩大就业把稳定就业放在突出位置,健全就业促进机制,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城镇困难人员等重点人群就业,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200以上。落实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长效机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加快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全面落实教育强区建设三年行动方案,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和高中多样化发展,主动承接高考综合改革。进一步加大教育领域投入力度,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实施好中职产教融合共享型实训基地建设,加快推进第三中学初中部建设。加强家校社共育,巩固扩大“双减”成果。优化教师队伍建设,持续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推进健康额敏建设。持续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稳步推进医共体建设,健全分级诊疗体系,完善基层中医药服务网络,提升县、乡、村医疗机构服务保障能力。强化“一老一小”健康服务保障,提升老年人和妇幼健康服务水平,拓宽普惠托育服务供给渠道。在用好2所日间照料中心的基础上再新建3所,进一步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提升社会保障水平。深入推进全民参保计划,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不断完善城乡低保、养老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社会救助等制度,实现应纳尽纳、应保尽保、应缴尽缴。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兜实兜牢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促进多层次医疗保障有序衔接,完善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制度,落实异地就医直接结算。

(七)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最大限度团结凝聚人心

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深入推进青少年“筑基”工程,落实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加强与对口援疆地区中小学生结对子、交朋友,让各族儿童、青少年共同学习生活、共同成长进步。巩固和深化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成果,持续优化“民族团结一家亲”和民族团结联谊活动,积极构建各民族互嵌式的社会结构和社会环境,推动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讲好民族团结故事,画好民族团结最大同心圆,营造更有利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

扫描分享至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