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新华,女,回族,1964年10月出生,1986年1月参加工作,1989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19年12月从新疆塔城地区额敏县公安局交警大队民警岗位退休。2024年12月31日被评为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自2004年收养汉族“爸爸”至今的20年来,马新华用无私大爱温暖着一个个困难的人,她给汉族独居老人养老、抚养哈萨克族孤儿,她退而不休献余热,调解邻里纠纷、开设“家庭党校”,左邻右舍、男女老少都亲切地叫她“马大姐”,她的事迹在新疆大地广为流传。
“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马新华20年赡养一位无亲无故的汉族老人,11年照顾哈萨克族孤儿,13年帮助一对生活困苦的夫妇,她用人间至孝和至爱,诠释了中华民族五千年血脉相随的道义,展现了超越亲情、跨越民族的无私大爱。马新华家中挂着一张特殊的全家福:身为回族的马新华,有着维吾尔族丈夫、哈萨克族儿媳,此外还有汉族“爸爸”杨吉春、哈萨克族“弟弟”叶尔木拉特·克孜汗、哈萨克族“儿子”吾拉孜别克。80多岁的杨吉春老人是马新华家外来的第一位“亲人”。2004年冬季的一个夜晚,马新华在下班途中看到一位衣衫单薄的老人蜷缩在路边,上前询问后才知道,老人无儿无女、无依无靠,她把老人接回家,这一住就是20年。2005年,老人突发高血压,病情危急,马新华把家里仅有的5000元存款交了住院押金,又外借了5万元给汉族“爸爸”看好了病。杨吉春老人逢人就说:“有马新华做我的丫头,真是天大的福气。”叶尔木拉特·克孜汗是马新华家外来的第二位“亲人”。回忆起当时的情形,叶尔木拉特·克孜汗忍不住抹眼泪:“那是2009年,我身患疾病,妻子又怀有身孕,进城务工的我们借住在工厂仓库,马大姐看到后,非常心疼,让我们住进她家,一起吃住十几年没有收过一分钱。她还帮助我们学国家通用语言、考驾照、掌握生活技能,给我们介绍工作,她的恩情我们一辈子都不会忘记。”吾拉孜别克自幼丧母,12岁那年,父亲因车祸去世,无依无靠的他萌生了辍学的念头,马新华得知后,主动认下了这个哈萨克族“儿子”,并资助其完成学业,直至成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九师165团的正式职工。
孝义比天,大爱无疆。马新华的事迹被拍成短片《妈妈的拥抱》,获评“全国优秀电教片”。经自治区公安厅推荐,并通过国家电影局、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审批立项,已拍摄以马新华为原型,讲述新疆各民族团结和睦、相亲相爱、和谐稳定故事的电影《我们的马大姐》。